Skip to content

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6-02-19

Loading...

今天看了一个TED的一个视频古樂朋(Nicholas Christakis): 人際關係的潛在影響,主讲人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数据积累,用可视化的方式,讲到了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对其本身的影响。

抽离出分享中讲到的几个点,大家应该能有一定的启发。

  • 肥胖是会传染的,如果你周围有肥胖的朋友,那么你也肥胖的概率会上升46%。
  • 情绪是会在社交网络传染的,寡妇效应,老公死了,老婆在接下来一年的死亡率也大大上升,周围的朋友也会有更多的抑郁情绪。
  • 朋友网络之间联结更多,朋友圈的质量相对也会更高,幸福感更强。

具体的观点和述大家可以看下上面的视频,18分钟也不长,最近又读了几本书《与机器赛跑》、《浅薄》,发现不少这类书,尤其是外国人写的这种书,都有点PPT的味道(非贬义),通过大量的案例、数据来支持几个核心的论点,理解起来也不难。

之所以说到这个话题,也是自己最近的一些思考,就是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如何成为那种人」。

0.从知乎谈起

时不时在知乎看到年薪XX万的人都在干什么?之类的文章,这类问题常常也容易成为Timeline中的老面孔,从这些问题的关注者数量来看,大多数人还是十分渴望自己也成为这种问题中「成功者」的一员。

励志鸡汤,成功秘诀,无论中外,都是年轻人所钟意的话题,关注一大堆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和各种自媒体,热衷于TED等等,表现出来的都是对信息的填充式甚至焦虑式的渴望。

上面这段倒不是黑话,看下国外的Quora,那种What things does a 20 year old need to know或者What can I learn/know right now in 10 minutes that will be useful for the rest of my life?Self-Improvement励志、个人管理之类的话题也是热门,可以看出:渴望成功、进步,Live a better life是普罗大众的共同愿望。

以前还时不时会点进去看看其他人的成功经验,看得多了,自己倒也琢磨出些门道,发现翻来覆去其实也就是核心那么几点,再后来就看得少了。

对于我来说,对于「成功」的世界观或者「成功观」大概就是下面观点:

成功是偶然的,平凡才是大概率事件

经历过高考的大多数人,对于「吃的苦上苦,方为人上人」,「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之类的口号必不陌生,对于还在读书的小朋友来说,吃苦和努力,还是很有益的,对于社会人和市场人来说,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尤其是在商业、市场上的成功,基本就是看运气+概率了。

大学学过的最有用的两门课就是统计学和概率论,统计学中有一个相关性研究,这么多人努力地学习,考大学,最终博的都是一个「大概率」的收益,就是,理论上和统计上来说,「上了大学的比只上过高中的收入有XX%概率收入更高」,硬是要拿初中没毕业同学当了土豪老板年入千万这种「小概率」事件来比,就不免有点耍流氓了。

最后我的看法就是「努力了不一定成功」,至于后面那句「不努力就肯定不会成功」倒真不同意,这个真的是看命。至于努力不努力,是个人追求,都是在追求自己成为那个概率区间中的人。

成不成看天,但是至于想不想成,和如何成,就真的是看人了。这两点,也是我自己经常思索的问题。

有时候,人太想成一件事情,难免会带来心理上的焦虑。我是一个挺好强的人,挺想做成一些事的人,有了这个念想,加上自己长期以来对于「时间即价值」的观念,我对于时间有一种很明显的吝啬。因此,我基本每天都会给自己的空闲时间安排事情做:不管是读书还是锻炼,也都坚持了好几年。

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读书是一种对大脑智力和知识的投资,锻炼和健身则是对自己精力的健康的投资,这两种都算得上是一种不那么急功近利的长线操作。

思维指导行动,这种思维和行动所带来的好处有数据支撑(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写博客,使用APP或者网站记录和总结自己的阅读、健身等的原因之一)。过去这几年,每年保持读书30到40本,并且是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精读;跑了好几次马拉松等等,都是这种思维和我付诸的行动带给我的实际回报。

坏处嘛,则难以量化了,更多的是从心态上「竞争带来的压力」,时不时感到焦躁。

说到这里,就回归到博客开头提到的「社交网络」「交际圈」「朋友圈」这个话题。人与人的竞争,参考对象常常就是身边可交流和接触的朋友。这些朋友,带给我的价值和压力,可谓是至关重要。

如今最常联系的朋友,大多从事金融、IT等行业,有在大学甚至高中就认识的旧友,也有进入职场之后有深交的朋友。上次听内核恐慌:覃超专访(之一),覃超提到了:

「你周围的最近圈子5个人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

如果周围的人的水平和收入在某个标准的TOP5%内,那么这个小圈子内这几个人的收入基本都不会在TOP5%之外,所谓的牛人的朋友还是牛人。

有时候跟朋友交流下收入,倒是真切感受到这个定理,虽说有时候听到对面的一个数字,心里也啾啾,心想纳尼居然季度奖金就秒杀了我们年终奖,同样是敲代码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啾啾归啾啾,但也就是这种交流和比较,也让自己有了十足的动力,让自己可以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与朋友们较劲几把。

「圈子」是有门槛的,学术圈有门槛,常青藤交际圈有门槛,北大清华复旦同济的交际圈也有门槛,硅谷的人有自己的圈子,创投圈的人有自己的圈子,创业者有自己的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门槛:或学历、或职业水平、或财富和收入。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水平,根本就进不去这个圈子甚至接触不到这个圈子。

有时候自己也是挺庆幸自己身边有这么一群牛逼的朋友,或者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认识到上面提到的这些人。通过种种途径,或公开,或私下,能知道这群人的最近都在干啥,想啥,当然,很大程序上,这得益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1.谈谈一些朋友和认识的一些人对我的影响

下面认识的朋友,均以字母指代,认识的人应该知道。

G:大学就认识的好朋友,大我一届的同学院师兄,亦师亦友,同样是管理学院,同样是自学技术,喜欢读书写作,大三的时候就自学前端,毕业去了中国互联网TOP3的公司,现Github TOP20,有钱有妹纸有时间,颇为潇洒。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工作第一年工作之努力,常见到他通宵Coding,第一年还拿了公司年度总裁奖。

H:同样是大学就认识的好朋友,理科出生,学术功底好,先后就职于中国TOP3,10亿美刀独角兽,现在就职于南方金融行业IT部门,就是我上面说的季度奖金秒杀大多数人年终奖的那位。H的程序员味就足多了,以前是常不修边幅,现在好多了,很会自我驱动和主动学习,技术扎实,有段时间也是经常凌晨两三点才回家。

J:被我们黑为程序员圈网红和人贩子,前同事,某国际Dev社区负责人之一,现在创业做IT社区和媒体,在北京的时候曾经蹭住过他一段时间,也是通过他,认识了很多大牛。

X:这位就不算同龄人了,大学的时候读过他的书,大部分留学的人都读过他的书(俨然成了经典),后来一个很巧的机会线下接触到,后来又加了微信,早就财务自由了,投资人,不断地尝新和接触新的食物,不断地读书、总结和分享,应该算是大学生的「导师级」的人物,不少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算是对我思维影响比较大的一位前辈。

F:美国著名孵化器的创业项目合伙人,react专家,同在上海,帅气又牛逼。

D:亚洲名校,Github TOP10,拿过国内外各种Offer,写的空间和组件基本业内人人知晓,所谓的那种「咦,原来是XXX写的呀」那种人。

A:大学的学姐,算是第一个把「间隔年」概念引入中国的人,北美留过学,世界各地当义工,很有个性的一个女生,现在也是某智能硬件公司的头头一样的人物。

X:本来还想再多介绍几位,结果翻了翻通讯录,哈佛、斯坦福、清华、北大、微软、BAT、硅谷、创业者、企业家、网红圈等等,每一个人,或熟悉,或不熟,都在过去这段时间里给自己带来不同方面的感悟。

这些朋友或者认识的人,大多是各种机缘巧合认识,拿社交网络的「关系」和一说,「强关系」的大多是同学、同事,「弱关系」的大多是有过一面之缘,或者在某一场合认识的。强关系的,经常互动沟通,弱关系的,我作为一个小菜,自然谈不上攀附勾结,最多也就是朋友圈点个赞罢了,偶尔有问题交流几句而已。

强关系也好,弱关系也好,这些「其他人」的世界,就这么通过种种途径,开了一扇窗在我的面前,就这样,你可以知道常青藤的人原来会做这些事情;就这样,你知道创业不仅维艰,也有如此多的乐趣;就这样,你知道原来对于一件事情,不同领域或者行业或者地区的人,有着可能不一样的评论和见解。

「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圈子,尽可能地进入水平更高的圈子,接触更多的资源,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创造更多的资源和价值,让自己成为资源的提供者」

上面这句话,也是我自己消化之后得到的一个观点。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实践和方法论。方法论是一个大难以,对于我来说,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和「实践」。

2.时间是不会撒谎的

「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这句话不假,但是同样的时间内,做了什么事情,收获了什么,却是大有差异。

以我自己上班日为例:

  • 8:00 ~ 9:-00 起床
  • 9:00 ~ 10:00 上班通勤
  • 10:00 ~ 12:00 工作
  • 12:00 ~ 13:00 午餐&&休息
  • 14:00 ~ 19:30 下午工作
  • 19:30 ~ 20:00 下班通勤
  • 20:00 ~ 21:00 晚安(做饭、吃饭、洗碗balabala)
  • ~~
  • 24:00 ~ 1:00 上床

上面是一个我过去一个季度生活工作作息的大致时间,在一个小时到半个小时之间浮动,列下来一看,实际上每天留给自己真正可自由掌握的时间屈指可数,基本上就是早8点到9点或者21点之后的睡前三个小时。这剩下的三个小时,中间再参杂一些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最后实际有效的时间更是所剩无几。

但是,还是可以抽出一些时间的,最近,我又稍微调整了一下作息。

  • 7:30 ~ 8:-00 起床、准备早餐(20分钟运动)
  • 8:00 ~ 9:-00 洗漱准备
  • 9:00 ~ 10:00 上班通勤(随身携带kindle读书)
  • 10:00 ~ 12:00 工作
  • 12:00 ~ 13:00 午餐&&休息
  • 14:00 ~ 19:30 下午工作
  • 19:30 ~ 20:00 下班通勤
  • 20:00 ~ 21:00 晚安(做饭、吃饭、洗碗balabala)
  • 22:00 ~ 24:00 读书、学习等
  • 24:00 ~ 1:00 上床

提前到7点30早起,早上多出来了半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下班基本改乘坐Uber打车回家,节省了约半个小时到40分钟,多花费10块钱。

这样一来,每天不仅仅是多出来约一个小时的事情,更是让上午和晚上整个的空闲时间段前移,效率和精神状态更好。

有时候,面对时间,还是很容易有一种懈怠的感觉,每天看一会电视,玩一会游戏,当时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当日积月累下,算上一笔帐。

两小时可以干什么?

1.看两集电视剧
2.看一部电影
3.二十盘炉石
4.读200-300页书
5.敲300-500行代码
6.背20-50个单词。

当上面的数据积累成年为单位之后又是什么呢?

1.看720集电视剧,以平均一部36集计算,一年可能看上20部,基本算把全年的「电视上流行」看了一遍。
2.360部电影,这个有点夸张了。
3.7200局炉石传说,加上周末和其他时间的,破万是妥妥的,有人可能觉得夸张,同样拿我自己为例,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喜欢玩三国杀,最后看了下自己的数据,两年多下来,玩了两万多局。
4.约2天一本书,一年至少可以读100本书。
5.代码帐不好算,但是Github上全点亮也是妥妥的了。
6.约3000-5000的单词,至少雅思词汇能背完了,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自己买了一本新东方的雅思词汇,每天背1一页的样子,一年下来刚好背完,至今的英文阅读、交流基础,都可以算是从那个时间打下的基础。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很难甚至不可能真的做到每天都固定做一件事情,但是一个普通的时间积累下来引起的质变,还是很可观的。

后记

这篇博文写在年前,断断续续中断了一个月今天才结尾,春节假期,读了几本有关中国改革后民营企业发展史的书,《激荡30年》·《大败局》《万物生长》等等,回看这批企业家的发家史,也是一部充满了灰色的挣扎史。

2015年下半年健身减少,加上晚上没控制饮食,体重一下子增长到160斤,春节有意控制饮食,倒又降低了5斤多。

有志,且有智。一个是Ambition,一个是Wisdom和Intelligence。

想到未来,如何才能聪明地去达成一个又一个Ambition,想起来也是觉得一阵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