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我在读什么:2014春季读书分享

2014-04-04

Loading...

距离上一次读书分享的博文《2013年我看过哪些值得推荐的好书?》已经过去半年,今天这篇文章,来分享一下过去这半年时间里自己读过的一些书,题目上说是说春季,但其实是是从上篇读书分享更新update的,准确的说应该是13年秋冬和14年春季读书清单。

这半年,进入职场,工作开始变得繁忙,但自己还是让尽量保持深度阅读的习惯,在北京认识和接触了一些朋友,倒也颇为激励自己,一是看清楚了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另外也是看清楚了自己的潜力,2014年,自己的字典中,「读书」和「阅读」依旧将是自己的两个重要关键字。

去年,自己的一篇文章《学会取消关注:一个微博控的退瘾路》 被简书收录进《2013年的十个好想法》一书( 豆瓣阅读地址,多看阅读地址 ),在网上倒传播得挺广,自己从一个微博控,逐渐取消关注,再到半个月前,自己清理光了微博,决定不再在微博发表碎片信息。

这一切的改变,也是自己的心路历程:虽然自己身处最激变的互联网行业,虽然我们身处在一个以速度、连接为关键字的信息时代,但是,我还是想沉淀自己,我不想被没有多大价值的碎片化信息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我想进行更多的深度阅读和创作。

对于碎片化信息这个话题,我五一这个假期还会再谈谈自己这一年多对科技、信息、个人成长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现在还是回归主题谈读书。

刚刚数了数,这半年共读了34本书,其中13年秋冬两季读了13本,2014年这四个月读了21本,其中3月份读了12本,读书习惯依旧是挑着读,大部分书尤其是社科和人文类的书多是在 kindle 上读完。书籍的种类依旧比较杂:科技、计算机、人物传记、历史、科普均有涉及。

这半年自己的读书习惯和规律,也是一个慢慢的养成和纠正的过程,以前一般是睡觉前读一到两个小时,2014年后,自己开始规律地健身,每晚两个小时健身后回到家差不多23点且易困,常常没有过多时间读书,于是开始转成在地铁上读书(差不多半个小时)加睡前读书(30分钟到一个小时),困了就睡,生活也规律了不少。此外,把周末的时间基本都利用上了,出行的路上(尤其是坐火车来回帝都广东的路上)更是读书的好时机。

以下为我的读书清单(非完整,有些书不推荐):

13年

八月

1.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 为什么欧洲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

在多看买的正版电子书,今天白天读完,刚好晚上又听了一个西方宗教和文明的讲座,表示还是挺受益的:璀璨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三个哲人西方理性批判思维之源,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对抗,世俗王权和宗教的制衡,再到文艺复兴,分裂带来繁荣。

九月

2.《众妙之门 : 网站UI设计之道2》

适合设计师和 web 开发者读,推荐之,好的UI 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需要跨界知识的支撑。

十月

3.《批评官员的尺度 : 《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下午来海边读书,看了一本@郭宇 推荐的《批评官员的尺度:沙立文诉纽约时报案》,看着kindle那进度条过得好快,心想怎么这么薄,搞得怀疑自己是不是下错电子版了。感觉尚好,可能因为以前读过美国法律历史上几个著名案件的资料,倒不是特别震惊

4.《寻路中国 :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跟着他到处自驾游,深入最普通的百姓生活:长城旁边的农村家庭,江浙一代的打工者,看中国21世纪最初几年的急剧转型社会百态。也就是从这些普通人生活的细节之中,看到最为真实的一个中国,充杂着混乱、嘈杂,也充满了希望。

12月

5.《麦田里的守望者》

几个月读了个开头20%,这两个月忙,一直没碰,今晚重新打开这书,慢慢读完,不想评分,这书让我今天从焦虑和沮丧到平静,所谓「无用之书」的有用吧。

6.《吾国教育病理》

罗辑思维推荐过,简书网的赠书,两个星期前的周日下午读完,对于当今与「教育」相关的风气、制度,作者横向从不同国家对比、纵向分析中外历史教育的历史,给出了一种能给人以启发的观点和角度。

7.《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傅盛推荐的,下的 kindle 版本,在地铁上读完了,不厚(KPW点一下就++1%),不管是做商业演讲,还是团队或者部门的分享,里面的有些观念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专注于核心点,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描述能给其他人带来的价值。

8.《魔鬼积木·白垩纪往事》

魔鬼积木怎么跟刘慈欣另外一部作品《天使之城》好像?白垩纪往事倒有点意思,恐龙和蚂蚁的文明故事。

2014年春

一月

9.《江城》

继《寻路中国》后,看的Peter Hessler的第二本书,一个美国人97年在涪陵的支教故事,转眼十五年,这个国家、市场的变化,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怎么能不让人感慨呢。小时候家也是农村,后来到县城,再到后来的深圳,自己的父母一代,也算是经历了时代变化的人,自己记忆中也有从农村到城市迁移过程中的时代印记和印象。

10.《饥饿游戏3:嘲笑鸟》

头两天看完电影星火燎原,找来小说,睡前读完了第三部,电影很跟着原著剧情啊,小说以凯特尼斯第一人称视角来写,感觉有点怪怪的,习惯了冰与火的不断变化人称视角。期待电影第三部。

二月

11.《史蒂夫·乔布斯传》

这本乔布斯传一直在 kindle 里,断断续续读了差不多用一年,昨天在新德里机场候机,没网络没信号,也算是静静读完了。不心灵鸡汤,不高伟,想起两年前出版的时候的一些差评,这种传记,也是要读者自己有了经历和体验再读,才有不一样的体会吧。

12.《科技想要什么》

断断续续读了四五个月,今天终于读完了,相比《失控》,这本书给人直观的感受更真切和贴近,科技与现代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紧密联系,我们出生于此、成长其中,习惯于科技的便利,KK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介绍科技产生、发展自生的那种「生命力」,挺多启迪,推荐。

三月

13.《物理世界奇遇记》

苏联伽莫夫的经典科普书,断断续续看了四五个月,这几天上班路上读完了,相比《量子物理史话》《每天读一点时间简史》两本书,这本书对读者的要求要高点,没有高中基础物理和高等数学基础基本就别想看懂了,用生活化的例子解析复杂的基础物理科学,适合进阶读。这些年基础物理领域变化有点快,里面的有些知识点比如说弦理论还是有点落后了。

14.《罗辑思维 : 有种、有趣、有料》

看过罗辑思维的全部视频,火车上重看这本书,书不厚,差不多三两小时就能读完,也算温故一遍。这样也挺好的,看一遍视频读一遍书,就当笔记和参考了。挺佩服和感谢罗振宇的,也算是一个让人找回「阅读」乐趣的人吧,推荐好书,抛砖引玉,让人不断去涉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书。

15.《罗马人的故事1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算是一本历史佳作!今天翻来后就不忍放下了,一口气读完。本书为该系列第一部《罗马不是一日造成》,从神话文化入手介绍罗马初创这500年的历史,横向联系同时期希腊文明,看完后,不得不让人感慨这西方文明之源头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文化上的繁荣,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政治上的灵活和开放,制度建设上的多样性尝试,对比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现代人有些方面甚至不及罗马。有时候我想,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诸多地方与那个时代罗马相似,无论是外交上的冲突还是国内平民与政治上层的博弈,文化上的傲慢与在世界上地位的尴尬,一个国家崛起之路,曲折前行之中:借鉴先贤历史、学习同代经验善于批判和拒绝、增加灵活性和多样性是我们应该向罗马人学习的一课。

16.《技术元素》

今天坐地铁把这书剩下的部分读完了,KK对科技、互联网、硬件、文化、人类文明等的短文集合,尚好,挺多都在《科技想要什么》和《失控》中说过,其「连接」「数量本身就是质量」的观念值得深思,这是一个技术在指数发展上升的时期,科技对人类的正负影响之间的趋势和博弈,给人信心的同时也给人警醒,对于工具、科技、信息,我们这批人,不管是工业还是信息产业还是生物生命科学等等、有责任,投入到研究、发展、创造的工作之中。

17.《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 : 王石哈佛问道》

不厚的书,白话文访谈记录,王石谈哈佛游学、登山、万科企业管理相关感悟和经验,比较遗憾的是这书名和封面,实在太给人《王石鸡汤》的感觉了,让人难免有点对「成功学」的嫌恶,总体有点像优酷《老友记》的味道,王石算是国内最佩服的一个企业家了,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就,更是管理上的那套特色和其个人生活的兴趣和勇敢。

18.《打造Facebook : 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

推荐给各位尤其是科技业界从业者,更尤其是程序猿们,今晚下班路上读完了王淮的这本《打造Facebook》,王作为脸谱的早期员工,亲历了脸谱从创业公司到业界Top的历程,不仅仅是对互联网创业的观察和经验,更也有对开发、工程师文化、扁平化管理、绩效人力机制相关的介绍,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其中王提到的许多经验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也让自己反思自己工作方式、心态中的问题,比如说开发工作中的「Move fast and breaking things」;看了看脸谱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的几个标准,反观自己,表示任重而道远呀。

19.《大数据时代 :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这个周末读完了这本书,觉得《大数据时代》这主标题有点营销的噱头,副标题《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更为贴切,两百年前人类开将数学、概率、分析应用到实践之中,形成系统的统计学和应用数学,近代史现代史以来人类已经习惯于这种方法和思维,线性关系、因果关系。信息时代、网络、廉价的传感器和节点正给我们的整个生活、生产、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过去的「样本」此时已经被更为广泛的「整体」数据所代替。又想起《技术元素》里的那句话「数量本身就是质量」,这种变化正对商业、市场、文明逐渐渗透影响,新的方法和商业模式,我所在的行业与数据密切相关,我也应该用一种新的思维来看一些现在社会上所存在的「想当然」的问题。

20.《解读中国经济》

大学学过经济学皮毛,但是发现自己还是缺少「剥开表层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今晚速读完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全书没怎么谈当前的经济问题,十几篇各有侧重的学术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经济环境、制度的原因。读得有点快,对有些经济上历史和现象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发现了不少自己存在许久的对社会经济现象「想当然」的误区。

21.《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 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

这书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和介绍一些开发者值得学习的新方法论和行为习惯,倒也可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相比那些鸡汤文和成功学畅销书,这本书还是严肃多了,适合静读。这书读了我一周,被称为程序员必读,读完后倒也知道圈内所提倡的一些「优秀」和「推荐」的观念可能的开源和出处。

22.《大道当然 : 我与万科(2000~2013)》

除了万科、登山,王石更着重讲了这些年各种经历后自己的反思、反省和感悟,花了不少篇幅谈「建筑、美学、生态、学术」等等,对自己有不少启发。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王石作为一个揉和东方儒家思想和西方契约制度精神的企业家,对于经济、国家、文化、慈善、人生都有着颇有高度的见解,毕竟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人,一个将近60的「老人」:见证了一个大国的艰难转型:破冰、国际化。难得的一本好书,读到后头,在公司看这书入神了,全书白话与严肃共存,宛如一个老师坐在面前心平气和地诲人不倦。王石倒也成了自己的一种激励和感动吧。

23.《计算机与人脑》

很薄的一本书,花了一个上午,一边做着笔记一边读,半懂不懂,准确说只理解一成不到,专业的理论还是得老师指导啊。学习了下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数学、逻辑原理,计算机与人脑的异同,看到讲人脑那部分的时候,想起了前段时间读的KK《技术元素》相关技术与生命发展相关的关系,又想起了刘慈欣科幻里那个每个恒星就是一个神经元的「宇宙」大脑,人菜技术渣,权当膜拜一下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4.《改变未来的九大算法》

这周慢慢读完了这本书,也当做是自己的「算法」学习入门,浅显易懂的白话和生动的例子,挺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普通读者。前九章介绍了现在计算机、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几种算法和学术思想,犹如提斛逛顶让,人感慨我们平常使用的搜索引擎、信息传输加密背后这些算法机制的巧妙和神奇。全书除了算法,还介绍了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娱教结合,倒也有点读故事的味道。最后那章「证明为什么计程序本身不能发现程序的bug」倒也挺有意思,强调了人本身的灵性。

四月

25.《跑步》

很详细的一本关于跑步的书,但是内容还是太旧了,里面不少情况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另外感觉当年对跑步的生理、医学研究还没那么完善,知识没跟上,给人一种不知道可不可信的感觉。也可以看出当年美国跑步的文化特色。

26.《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从小到大教育中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方法的训练还是太欠缺了,在马克思主义那套「虚」的辩证法的思维影响下,我们还是很容易陷入到各种对现实场景事实判断的逻辑陷阱之中。这本书从概念入手,结合古今中外例子,讲解逻辑理论,思路害不错,但是不得不说还是略有难度啊。逻辑这种东西,的确还是得经过「有意思」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培养出实际的能力。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倒也反省了不少平时自己思维中存在的逻辑漏洞。怎么说呢,平时生活嘛,对于有些事情就还是别太较真了,逻辑思维这种能力还是用在严肃场景比较好,哈哈。这是一本值得读几次的书,但是只能评两星,不够吸引人主要是。

27.《冰与火之歌·卷五·魔龙的狂舞(全三册)》

HBO「权力的游戏」第四季回归了,每周一又有了一个盼头,虽说已经知道了两年后电视剧的剧情,去年自血色婚礼后,自己忍不住看起了小说,断断续续读了半年,终于在今天落下一段,冬天终于来了,在这里就不剧透了,马丁乔治不愧是一代魔幻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