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第二天,凌晨时分,从公司花了一个多小时,跑了十多公里回家,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撑你跑完五公里?》,有感而发,写下自己的答案。
是什么支撑我跑完五公里?
有一次,在北京,带几个朋友去奥森跑步,跑完北园一圈回来快完了,跟平时玩的很好经常互黑的师妹说:
好怀念以前那跑个五公里就气喘吁吁的日子 ノ( ´ ▽ ` )ノ
然后她就嘲笑我装逼了。
关于跑步,我时常想起2013年春天广州岗顶那个潮湿的夜晚,那第一饭堂二楼七块钱的叉烧饭,那全校最高男生宿舍下的塑胶跑道。那一年,我大四了,却毕不了业。
关于跑步,我时常想起2013年春天广州岗顶那个潮湿的夜晚,那第一饭堂二楼七块钱的叉烧,那全校最高男生宿舍下的塑胶跑道。那一年,我大四了,却毕不了业。
有时候就觉得「上瘾」就好像一首歌唱的「没有一点点防备,你就这么出现」。
高考成绩还行,上了一所南方还不错的211,成绩数一数二,倒数的一和二。
回想起来大学这几年,也还是挺充实和精彩,社团活动没少参与,好人卡没少收,当过亚运会的志愿者(整整半年啊回想起来真可怕)balbalba……大多大学生做过的事情,也应该都做过。
大三的时候,做完兼职的最后一个月,看着手上一笔几千块钱的闲钱,就突然想买一辆单车,偷偷地跟同学借了一辆单车,摸黑在学校艺术学院前灰暗的小树林里自己蹬吧蹬吧,花了一个晚上,终于在自己21岁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学会汽车的时候,我学会了骑(单)车。
车到手了,第一天跟着学校自行车协会出去骑了二十公里去中大喝糖水,刚学会骑车两天的我,转弯就摔了一跤,挂彩,喝糖水的时候又没停住车又撞了同学,又挂彩。大家一脸囧然地看着我这个实足的菜鸟。
车上的日子,就慢慢平淡了,去琶洲,来回50公里也慢慢变成轻而易举。
家在深圳,有一天,想着干脆从广州骑车回去吧。
一个阴雨的早晨,早晨7点,约了一个深圳的校友,沿着107国道,从学校北门出发,走过黄埔、走出长安、走进灯红酒绿的东莞,饥肠饿肚,在路边的饭吃了个盒饭,想着饭不够,还涩涩问服务员能不能另外给碗饭。走进龙岗,一直到这条2698公里的国道的终点南山,企鹅大厦就在不远处,拐个弯,溜达溜达,来到深圳大学的北门,看了下码表、瞄一眼手机,120公里,整整12个小时,精疲力竭。广州深圳往返骑行小记 。
回到家,腰酸背痛,吃完饭,冲个热水澡,没想到自己还能骑一天。 后来,一百来公里的骑车也开始变得像过家家,每几周,就来回骑一趟,路上花费的时间也由最初的一整天,变成了6个多小时,甚至到过5小时40分钟,不快,但也不慢了,也带起了身边的几个朋友一起骑车,有事没事就去骑车越野,爬山,拉练。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Biketo论坛,进入了一个叫「骑行川藏」的板块,点进了一个已经忘记主人公名字的帖子,几百页的回复。
原来,有一条公路,叫318国道,有一条公路,叫川藏线。
就这样,像酒鬼遇到了珍酿,像瘾君子遇到了可卡因,一张张照片,一座座雪山,一个个湖泊,草地,直接命中了我的心,从此中毒。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卖掉了自己的iPad,存了又好几千的路费,开始制定长途训练计划,开始写路书,开始上网发帖,开始从全国征集队友。
2012年5月,广州的夏天还没开始,去广警跟一哥们告别,花了五块钱,在街边剃了一个光头。
2012年5月5日,带着打包好的自行车,飞抵成都,5月7日,同行14人。
中间的故事就不再多说,一件件事情、一个个人、万般的风景,29天,三千多公里。这一段经历,俗气的新三俗,还是就这么改变了自己。
这一段记忆,就这么埋进了自己的心理,种了一颗种子。
钱用光了,回到了学校,闷热的广州,复学,平淡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同学们已经大四,我还在跟大二大三的学弟学妹们一起上课,周围的人讨论的是找工作、考公务员、谁拿到了什么Offer,这种反差,或多或少让自己觉得种种别扭。
野外的那种「自由」,回到了城市,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自己的选择造成的结果,也只能自己承担。
大学专业是行政管理中的某一细分方向,同专业的同学大多去向是公务员和银行。
回到学校,之前在外工作了半年,玩了半年,心理想了想,职业规划中,决定自学Coding,有志于当一个程序猿,兴趣是一方面的原因,当然还有程序猿那十分吸引人的薪水。
很少再去上课,每天一起床,就带着笔记本,去图书馆,一直呆到图书馆闭馆,看完了一本又一本动物书(程序员懂的),每天敲代码敲代码,学各种东西,各种不会,各种尝试。
也是这个时候,与前女友的关系,也开始由于各种原因,自己的自私、自大、忽视,各种机缘巧合,两年的感情来了一个很Sad的Ending。
各种互联网企业的校招开始了,腾讯、百度、阿里,悻悻地把准备的简历投过去,几个企业进了面试,最后还是由于自己底子薄和技术水平的缘故,都没有了下文。
整整半年,经济上的窘迫(学生能有什么钱)带来的不自由,学校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带来的焦虑(面对各种老师、行政),学业的压力,周边环境带来的变化,家里一些变故带来的无力感,让自己觉得世界一片灰暗。
苦笑道,这这应该就是「自由的代价」吧,自己心里一片焦虑。好像也是那一年,读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锁》,菲利普的人生经历,这个时候,再看自己,知道这些破事,很大概率是不少人都要经历的,自己心里倒也没有什么悲观。
回到2013年春天广州岗顶那个潮湿的夜晚,南方那烦人的湿气,那约莫15平米的宿舍里弥漫着一股阴沉。突然,就有一个冲动,想着干脆给自己找个目标吧。
我今年要跑一场半程马拉松。
在这之前,我从没关注过什么跑步相关的活动,对村上春树的印象就是一本《挪威的森林》,对王石、万科的印象也就是珠峰和哈佛。就这么凭空,冒出了这个想法。
怎么会想着要跑一场半程马拉松呢? 要说冲动,不应该是跑一场全程马拉松么?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想法也真是难以捉摸。
有了一个目标,仿佛又找到了骑行西藏前的那个激动的感觉,既然说了,那就去做吧,也就去跑吧。
第一晚,一双平底鞋,一件普通的短衣裤,就去了学校操场。 400米一圈的操场,跑了五六圈,就感觉到气喘吁吁,心跳加速,怎么办,坚持? 没有,第一晚就这么平淡地跑了六圈走了一圈结束了。心里还纳闷,咦,好歹我也是骑过车的人,怎么跑步这么下就不行了,这半年自己身体下降这么多啊。
开了一个头,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跑步成了自己每天生活的一个部分,哪怕是刮风下雨,有时候也就是随便一身衣服,就下去跑。 第一个5公里,12圈,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每次比上次多个半圈,一圈,也慢慢地是一个目标, 这个5公里,可能就是刚开始那一个普通的夜晚的12圈吧,随后,就是6公里,7公里,8公里,10公里。
跑完10公里的那天,25圈,我兴奋地在微博发了一张截图(很遗憾前年清理微博,删掉了好多),10公里,一万米,跑完之后,喘着气,听着自己的心跳(这是形容而已),听着操场上的各种噪音,倒觉得有一种玄幻。
是的,跑步的时候,是很无聊的事情,生活太忙了,心里太满了,焦虑的事情太多了,我需要一点无聊的时间,跑步,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一种禅思的时刻。 再后来,还是在学校操场,刷下了第一个20公里。
那段时间,经常回家,回家后,也经常去深圳湾旁边跑步,红树林、滨海,傍晚跑、夜跑、台风天跑,那段日子,跑步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放松。
那段时间,经常回家,回家后,也经常去深圳湾旁边跑步,红树林、滨海,傍晚跑、夜跑、台风天跑,那段日子,跑步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放松。
这个海湾,从我家跑到灯塔镜头,来回差不多刚好20公里,陪我走过了一段成长和变化。
然后,报名了广州马拉松男子全程。原来的半程的目标,就这么变成了全程马拉松。又是巧合,有一天,在操场跑步,挺晚了,就只有两三个人,看到一个高大的男生也在跑,跑了好久,环形跑道,跑到一块是很容易的,就这么打上了话,没想到,他也报名了广马,就这么聊上了,相约周末去广州珠江跑群参加30公里跑。
从海心沙出发,沿着广马的路线,一路沿着珠江来个大环,那个轻微雾霾的早晨,手上拿着一个水壶,中途在便利店买了两根士力架,跟跑友讨了半杯水,三小时20分钟的样子,跑完了30公里。
13年,8月还是9月的一天,接到了北京的一个电话,也算是自己的运气,就这么,开始了自己作为程序猿的第一段工作经历。(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又是怎样的氛围? - 罗磊的回答)。
11月,由于要来北京实习,无缘错过了广马,也算是自己当年的一个遗憾。这张参赛证书,也就只剩下一纸证明。
刚进公司的时候,属于「连JS都不会写的渣」,虽说是实习,可是同事们不会把我当实习生,那段时间,压力很大,每天上班、加班(自愿),一周60、70小时都在电脑前。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都经历过。
有时候就觉得跑步、健身都是奢侈品,穷人是很难有精力投入的,每天上班,加班,实在是没有时间再去什么地方跑步,一双好点跑鞋都买不起,谈何跑步。幸亏公司有健身房,就这么大半年,都在健身房里有氧、做器材。
但是,心里就是有一种遗憾,广马落跑,有种逃兵的感觉。
心有不甘,在北京稍作安定,大概是春天的一个周日,买了一双李宁的跑步鞋,开始去奥森重新踏上跑步,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跑完10公里后,自己的整个左腿无法弯曲,站立起坐都成了很大的问题,开始心里还以为就是很久没跑步了,没适应脚拉伤了。结果,第二个周末,第三个周末,每次跑完超过5公里,那天剩下的时间就处于半瘫痪状态。
尤其是有一次参加W3Ctech活动,上午跑完,整个人腿就废了,回家换了套衣服,下午一拐一拐,去西二旗百度大厦参加前端交流活动,在五道口换乘,下错了公交站,路上又打不到车,碰巧又遇到拉肚子,那个尴尬的中午,忍着肚子的剧痛,拖着一只不能弯曲的残腿,走在清华的马路边,去找公关厕所,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五月回了一趟深圳,去医院做了一个检查,诊断的结果是退行性变。
大概就是,由于膝盖上下骨头一直摩擦碰撞,长了骨刺。问医生怎么治疗,医生瞄了我一眼说「这一般是老年人的病,不可逆转,你这个年纪就有了,以后就别跑步了」。
谈不上晴天霹雳,甚至算不上震惊,自己叹了口气,心里当时就知道「我连一个马拉松都没跑,难道就这么废了,但凭我这尿性,不可能不跑的。」
不甘,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开始上国内外的各种跑步专业论坛,寻求退行性变的康复方案,搜中文的资料,搜繁体中文的资料(也就是那个时候,知道台湾的几个跑步社区和网站,好多干货啊),甚至搜英文的资料。
大多资料说,要缓解这儿症状,一靠养,二靠练,三靠药。于是,自己海淘买了膝关节的保健品Move Free,半年内没有再跑过长距离,并且开始去健身房做肌力训练,加强腿部力量(有利于保持膝盖的稳定性,减少摩擦)。
14年7月,正式入职,每个月的薪水终于让自己不再窘迫,随着工作进入正轨,时间也越来越充裕,每天工作、读书、健身,成了规律。
14年8月,秦皇岛,完成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4小时46分《跑一场大概42.195公里的步》。
那个周末,一个人,住在北方的海滨,带了一本书,就这么悠闲地跑完了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当然,最后一天回北京,也是被同行的跑友搀着去了高铁站,上车就睡着,太累了。
14年10月,4小时28分拿下北京马拉松。《雾霾中的北京马拉松:跑自己的步,让人家说去吧》。说来也巧,也正是北京马拉松的那一周,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
又过了半个月,14年11月,上海,北马的腿伤还没痊愈,半途伤发,刷了半程记录2小时01分,然后下半程走了三个半小时多,全程共5小时45分,拿到了上马的金灿灿奖牌。《跑崩了的马拉松:2014上海马拉松乐跑之旅》。
工作之后的跑步,就更多是一种带着glory的享受了,每次出去跑一场马拉松,都是带着玩和Enjoy It的心态而去。用人话说就是「为了装逼」ノ( ´ ▽ ` )ノ。
今年五月,从北京猎豹离职,种种机缘,加入了上海小蚁(没错,就是粗粮家那个),不用再在帝都为人民服雾,成了一个张江男。
魔都,新鲜的空气,又是一段新的旅途。
广州、川藏、北京、深圳、上海。
这一座座城市,在路上,不管是两个轮子,还是两条腿,也是自己21岁到现在25岁成长的一个个符号吧。
古罗马诗人马提亚尔说过「回忆过去、无异于再活一次」,断断续续写了两天,于己,也是想起过去这几年的种种,分手的抉择、在川藏线上康定面临的继续还是返回的抉择、上课还是逃课的抉择、来北京还是留在广州的抉择、留北京还是来上海的抉择,继续跑还是放弃的抉择……一个个时刻,那些时刻的纠结、焦虑,依旧历历在目。
彼时彼刻不再;此时此刻,依旧有新的挑战、焦虑、纠结,这不是一篇鸡汤文,《人生的枷锁中》,菲利普经历过人生起落,最终依旧也是获得平淡的幸福。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人生不是马拉松,跑了就懂,跑了也不懂,Just Do It,Just Fuck It。「跑步」,这个词,可以被赋予很多含义、可以被消费、被标签、被装逼。
是什么支撑我跑完五公里?正如我答案中所说,我早已经忘记跑完第一个五公里是什么时候和什么感觉。
大概就是因为我能,我想吧。
自己还是会跑下去的,想去很多地方跑,想跑得更远,更快。5公里,10公里,42.195公里,50公里?TNF100?更远?谁知道呢。
再说说其他的
非专业跑者,就是一个跑步爱好者(准确说是运动爱好者),5公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应该不会算太难。半个小时到45分钟,最不济60分钟跑跑走走都能跑完。
我就不从专业的角度给太多建议了,就说下自己的几个经验吧。 1.买一双跑鞋,有条件可以看下网上的相关资料,看下正确跑步姿势是什么样子的,千万别搞伤膝盖。 2.30-40分钟有氧对于减肥来说是不够的,但是对于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是很合适的(尤其是对于没时间的城里人来说) 3.把跑步、运动当做游戏,打怪升级,跑步运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力量、敏捷、耐力,我平时跑步和运动的时候就经常这么想,坚持坚持,用时间赚经验,然后让自己的身材、耐力、精力更好,整个人也会越来越自信。 4.找到小伙伴,最好能认识一些平时喜欢运动的人,团体的力量(我们有个健身小组,平时各种互嘲鼓励分享),这叫激发正能量 ノ( ´ ▽ ` )ノ。 5.学习,如果想投入了,就花点时间,学习下相关的知识,RT下面是我过去学习健康健身运动相关的资料收集。